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5月18日,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2025国际博物馆日暨大辛庄遗址公园主题活动,在大辛庄遗址博物馆举办。

据悉,大辛庄遗址是山东省迄今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商代遗址,是商朝最东方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和历史研究价值。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是济南主城区首个以商代遗址为主题的公园,先行开工区域总占地172亩,其中大辛庄遗址博物馆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目前,博物馆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后续正式开放后,将成为展示、保护、传播殷商文明的重要载体。
以“茫茫东土泱泱商邑”为主题
为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大辛遗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重现商代时期的灿烂历史文明,历城区2024年委托历城城发集团启动大辛庄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的建设工作。

该公园总占地约677亩,总投资约16亿元,整体布局为“一馆五区”,包括遗址博物馆、历史模拟展示区、遗址现场展示区、遗址环境展示区、考古科普体验区及功能服务区,旨在打造成一处商代遗址主题公园,为现代都市人提供一处探寻历史、感受千年商文化的绝佳场所。
记者在博物馆看到,整个展馆以“茫茫东土泱泱商邑”为主题,东土大邑、率民事神(上、下)和百工惟时四个展厅环形分布在中庭区域,分别讲述了商代时期大辛庄遗址的政治与社会、占卜祭祀之仪、环境与经济三方面的历史文明,还原了三千多年前商朝人文、社会的发达程度。展厅中心还设计了一处以“族徽密码,文明穹顶”为主题的族徽大厅,四面墙上的“辛”字则为族徽的核心符号,顶部悬挂圆形吊顶,呼应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置身其中,既能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解读古老符号,又能在光影流转中感受商文明的厚重与神秘。
除了河南殷墟
全国只有这里出土甲骨文
大辛庄遗址,是商代东部地区的重要中心聚落,出土的甲骨文、青铜器等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我们建设这座博物馆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将考古成果转化为公众可感知的文化资源,让更多人了解商代文明在山东地区的发展脉络。同时,博物馆也承担着遗址保护、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的功能。我们希望通过科学的规划,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使其成为济南乃至全国商代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山东历城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集团副总经理刘海东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辛庄遗址从1935年发掘至今,已经有九十年的时间。
“大辛庄遗址始于商代早期,和殷墟时代是差不多重合的,出土的文物有商代青铜器、玉器、甲骨文。在全国,除了殷墟之外,只有大辛庄出土了甲骨文,所以其地位在商代是很高的,是商代人向东扩张过程当中重要的桥头堡。”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相宏说,“大辛庄文物一部分在济南市博物馆,还有一部分在山东大学,现在发掘的面积不是很大。建议开馆后有些亲民的基础设施,把文物活化起来。就像我们大众要看青铜器,应该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比如怎么开矿、怎么冶炼、怎么浇筑、怎么使用,讲故事一样。”
人员两班倒
机械不停歇建设高效推进
记者采访了解到,历城城发集团针对大辛庄遗址博物馆项目不同的建设时期,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建设前期,组织项目管理、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定期召开读图识图会,将各专业图纸学透吃透;建设过程中,每日召开生产例会,全力推进施工生产;收尾抢工阶段,开展夜间巡场,采取“人员两班倒,机械不停歇”的模式,确保完成节点任务。

“历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将大辛庄遗址的保护与开发作为文化强区建设的核心工程,主要领导多次莅临指导,从前期规划到建造落成给予了大力支持。”历城区委二级巡视员魏宏新介绍。
“历城城发集团高度重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效率推进,细化节点任务,组织700余人日夜奋战,70余台设备持续轰鸣,逐一梳理1200余类材料,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及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诸多技术建造难题和复杂多变挑战,让大辛庄遗址博物馆真正伫立在我们面前。”历城城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曲晓平表示。(济南日报·爱济南 记者:李小梦 李绍庆)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