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我国迎来第41个教师节。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以爱心与智慧点亮无数学子的人生。在这支光荣的队伍中,不乏从赛场走向讲台的身影。一批批退役运动员转换身份,成为人民教师,将“拼搏向上、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体育精神带进校园,于三尺讲台之上,继续为祖国育才贡献力量。
今年年初,在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摘金的范可新,现已正式入职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启教师新生涯。她坦言,内心一直向往教育事业,“我要努力学习如何做一名好老师,用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体育精神去影响更多的学生”。

同样在今年迎来身份转变的还有傅园慧、王懿律等一批优秀运动员。他们于年初入职浙江大学公共体育与艺术部。傅园慧担任游泳教师,负责本科生游泳理论与实践课程;东京奥运会羽毛球混双冠军王懿律则承担羽毛球教学和校队训练任务。经历一学期教学实践,傅园慧深有感触:“在新岗位上我就是个‘新兵’,但我特别享受这种‘全新’的感觉。新知识不断涌入脑海,新的人们给予我指引,让我看见世界除了游泳池外的丰富多彩。”

运动员转型教师早已不是新鲜事。仅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就汇聚了六位冠军教师,包括乒乓球世界冠军刘伟、健美操世界冠军车磊、太极拳世界冠军柴云龙、击剑奥运冠军孙玉洁、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和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侯逸凡。
曾获7次世界冠军的乒乓球运动员刘伟退役后在北大完成从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学习,2003年入职北大体育教研部,现任体教部教授。她创办“北大方正乒乓球俱乐部”,探索边读书边打球、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她还在北大推出“冠军讲堂”公选课,邀请来自多个项目的冠军和体教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奥运精神和人生感悟,广受学生欢迎。
运动员们的身影不仅活跃在大学校园,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一线。 曾两度夺得跆拳道世界杯冠军的李照艺,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进入北京市西三旗学校任教,为该校体育教育注入了新活力。“照艺老师很亲切,我们都喜欢她。”“又温柔又酷,我长大了也要和她一样。”不少学生从李照艺的课堂上,开始接触和喜欢上跆拳道。
在体教融合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一批批像李照艺这样的专业运动员正走进中小学,为提升体育教学专业水平、丰富课程类型、加快补齐体育教育短板贡献重要力量。
当前,各级学校对专业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退役运动员加入教师队伍创造了宝贵机遇。我们期待,更多退役运动员在校园中找到人生新的赛道,传承体育精神,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也期待学校成为孕育体育文化的沃土,共同推动中国体育教育走向更广阔、更卓越的未来。
来源:京报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