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包乡镇、干部包村屯、人防物防技防齐上阵,稍有‘风吹草动’,摄像头就会报警,无人机马上起飞取证,包片干部收到提示后立即赶到现场,通过严防死守,今年没有发生新增毁林毁草刑事案件。”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林草专项调研组一下飞机,就直奔毁林毁草现场,听取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杜拉尔乡干部的介绍。
时下正值春耕时节,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组织毁林毁草违规违法行为集中整治的关键时期,林草保护得怎么样、集中整治进展如何、“办案指引”管不管用……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在一块块土地间寻找着答案。
“眼下的高压威慑,只是遏制住了犯罪势头,做到了让人‘不敢为’,还没有做到‘不能为’,更没有做到‘不想为’。这种高压态势一旦有所放松,还可能反弹复垦甚至新垦。”听取杜拉尔乡干部的介绍后,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永君提醒说。
“这也正是我们所担心的……”乡干部露出凝重的神色。
“治标更要治本,要想从根本上遏制,必须斩断利益链条。没有了利益驱动,老百姓自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同时,各级党组织、相关部门都要压实责任,做好前端治理,常态化抓法治宣传、监督检查,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李永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在毕拉河林业局羊其河林场,调研组向林场了解涉案地块保护和恢复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和法律需求。被破坏的林地已经用网围栏围住,标识牌上标注了地块的坐标、面积,醒目地写着“国有资产损害必究,禁止非法开垦耕种”,并附有开垦前后的卫片影像和开垦现场照片。
下车看地块,上车忙研讨,地边作宣讲,调研组一路收集问题,一路研究问题,一路解决问题,不断为现场的干部群众答疑解惑、宣讲政策。
(检察日报 沈静芳 朱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