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读书网
手机版
扫一扫手机浏览
当前位置 : 首页 实时讯息

“一喷多促”圆满完成!209.2万亩!增产4万吨!

2025-09-05 15:23:00
浏览:0

在兴安盟广袤的田野上,一架架无人机低空掠过,均匀喷洒着混合药剂。随着最后一架无人机完成作业,全盟209.2万亩农田的“一喷多促”任务于8月30日全面收官。这项融合科技与机制创新的增产、减灾技术,正成为当地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抓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兴安盟把“节粮减损、增产丰收”列为农业生产核心目标,聚焦大豆、玉米等主要作物的关键生育期,以“一喷多促”技术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秋粮生产。兴安盟农牧局成立7个专项督导组,建立“盟—旗县市—苏木乡镇—嘎查村屯”四级联动机制,制定《兴安盟2025年秋粮“一喷多促”补助政策实施方案》,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任务高效落地。


农技人员操作植保无人机正在开展药剂喷洒作业


“肥药质量是生命线!”督导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严把物资采购关。各旗县市采用“询价采购”方式,直接从厂家规模化采购肥药,严格落实样品留存和第三方质检制度,确保投入使用的360余吨药剂安全可靠、质量达标。

在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农户韩呼格吉勒图指着恢复生机的玉米地感慨道:“冰雹打坏了180亩庄稼,本以为今年颗粒无收。现在无人机一小时能喷50多亩,顶得上人工干大半天!”此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巴达尔胡镇部分嘎查,玉米、大豆等作物遭受不同程度损毁。“一喷多促”技术的及时介入,为像韩呼格吉勒图这样的受灾农户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一周前,农技人员调配叶面肥、杀菌剂和植物生长剂,通过无人机精准喷洒。如今,新叶已抽出,大豆重现绿意,作物恢复态势喜人。

技术创新不止于工具革新。兴安盟农牧局首次引入第三方机构对飞防作业实施全流程监管,并在官网开通举报渠道,同步推行“四不两直”抽查机制,强化过程监督。各旗县市还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利用作物长势图直观展示技术成效。在实施过程中,延续“农户不满意可拒签确认表并安排重喷”的机制,有效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整体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

“看着庄稼活过来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乌都岱嘎查农户石庄子的这番话,道出了42337户受益农民的共同心声。自2025年“一喷多促”工作开展以来,全盟累计投入538架次无人机、69个专业作业组织,开展飞防技术培训21场,培训人员3258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400份,切实打通了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据测算,此次“一喷多促”工作成效显著:预计玉米百粒重提高1.06克,单产增加35公斤/亩,病虫害损失率降低2.68%;大豆百粒重提升0.99克,平均单产增加7.5公斤/亩,病虫害损失率下降1.08%,约带动全盟粮食节粮增产4万吨。在中央财政2092万元补助资金的支持下,这场科技与机制协同发力的“增产保卫战”,为塞北“大粮仓”筑起了坚实防线。



记者: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