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沈舜枝
日前,福建省纺织鞋服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启动会暨技术供需对接会在泉州举行。据了解,今年福建省正式启动产业特聘专家团试点工作,泉州晋江落地了纺织鞋服产业链特聘专家团。目前,专家团在泉州已落地11个签约项目。
据了解,泉州许多知名纺织鞋服企业此前与高校专家合作多年,但都是解决单个企业问题,而特聘专家团是从产业高度出发,解决整个行业的痛点。
携手高校与专家 鞋服企业创新惯例
校企合作在泉州的鞋服企业中已算“颇有历史”,是企业创新的一股重要力量。
2020年开始,361°和陕西科技大学的专家团队签约合作,进行功能性产品的研发与测试,通过设计和创新,提升产品在运动中的速度、弹跳力及舒适度。这项研究成果后来运用到361°多款爆款跑鞋中。

专家在361°调研
同样是在2020年,信泰与华侨大学的专家团队启动了合作,研发成果推动了企业创新,也让双方进入长期的合作。
安踏与东华大学合作多年,在高新纺织材料研发、绿色环保、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特别是共同研发的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安踏膜”,一举打破国外品牌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和价格壁垒,是校企协作模式的重要成果。
签约特聘专家团 从企业创新到行业创新
361°今年的校企合作项目有点不同,该公司和省纺织鞋服产业链特聘专家团签约合作,共同研究人体和运动鞋在运动中的耦合关系。
“这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可以解决行业痛点。”361°研创中心总监魏书涛介绍说,这项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数据分析也很难,单个企业来做这样的研究较难实现,而此次的专家团不仅能享受政府的资金支持,而且有高校平台可以获得数据支持。361°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主要是提供数据采集支持。“361°有7000多家专卖店分布在全国各地,可以采集到不同地域的相关数据。”魏书涛说,这个项目的成果将是全行业共享的,可以推动行业发展。
而信泰与特聘专家团的合作项目是针织行业数字生产大模型关键技术研究,主要采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实现产品设计链与生产链的高度协同。这项研究将解决当前针织行业从设计到生产的工业软件工具匮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难以形成行业应用的产业难题。
泉州落地11个项目 全方位支撑产业创新
今年2月,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福建省重点产业链特聘专家团试点方案》,正式启动产业特聘团试点工作,省级人才专项资金3年给予每个试点县600万元专项补助。截至目前,竹、氟新材料、新型显示、纺织鞋服等4个产业特聘团分别依托邵武市、清流县、武平县、晋江市顺利组建运行。
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多是“单家企业对个别专家”,难以形成体系化支撑。产业特聘团由掌握核心技术、能够解决生产难题、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高层次专家人才组成,为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技术攻关、项目指导等服务。同时,设立产业链顾问科学家,选聘“两院”院士或相当层次人才,指导全省范围的产业链的发展路径、重点布局和攻关方向。
记者从晋江市人才办了解到,目前,泉州已落地11个签约项目,专家团队将通过深度对接企业需求,联动地方政府,为晋江纺织鞋服产业提供决策咨询等全方位支撑。
编辑:陈悦瑶
审核:林洪涛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